活动目的:
1.了解水的三种基本形态和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即温度的变化,加热和降温)。
2.可以用加热和降温的符号将日常见到的几种自然现象进行转换。
3.通过实验和动手操作,产生对水的三种形态变化的探索兴趣。
活动重点:
了解水的三种基本形态和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
活动难题:
可以用加热和降温的符号将日常见到的几种自然现象进行转换。
活动筹备:
冰块、水、水壶、PPT、操作卡片等。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认识水的三种基本形态。
教师出示教具,帮助婴幼儿认识水的三种基本形态:液体、固态、气态。
教师小结:大家回忆一下,水在自然界以三种基本形态存在,固态、液态、气态。那它们之间可以转换吗?可以的, 下面,大家知道水的三种基本形态变化的条件。
2、基本部分,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的条件。
教师出示PPT讲述:
1.液体变气态(加热)气态变液体(降温)
2.气态变固态(降温)固态变气态(加热)
3.固态变液体(加热)液体变固态(降温)
3、活动操作。
1.操作卡片,训练三态变化的条件。
2.讲述《雪孩子的故事》。
4、结束部分
师:今天大家认识的水的三种基本形态及相互变化的条件。那样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云是液体还是固态呢?大家把这个问题记录在问题集合板上,回家后和父母一块探索这个答案,下次来的时候大家再把它的答案写在板块的后面。
活动延伸:
婴幼儿和父母一块探寻答案:为何深秋初冬的时候会出现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