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材《猫和老鼠》含深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婴幼儿努力在音乐停顿的地方做出不同造型,依据音乐的特定变化表演老鼠的走、停、跑,克制地依据音乐和故事情境参与表演游戏:轻走、快停、跑动时不碰撞或推搡别人,快来看看婴幼儿园中班音乐《猫和老鼠》含深思教材吧。
活动目的
1.依据音乐的特定变化表演老鼠的走、停、跑。
2.努力在音乐停顿的地方做出不同造型。
3.克制地依据音乐和故事情境参与表演游戏:轻走、快停、跑动时不碰撞或推搡别人。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一同完成表演。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筹备
1.音乐录音、猫和小老鼠头饰各一个。
2.供婴幼儿游戏用的香肠教具、小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知道游戏背景
师:我是一只小老鼠,这是我最爱吃的香肠。我以前有不少,可是被那只总爱欺负我的猫抢去了,我很不容易才拿回来一根,你们了解我是如何拿回来的吗?
那天,小猫在家走来走去的看着香肠。我悄悄的跟在他身后,小猫刚一转身,我就停下躲好;他走来走去,我就跟着他悄悄着走,就如此走走停停,趁小猫不注意,我急忙跑过去抓起香肠飞速跑回了家。
2、熟知游戏音乐
完整听音乐后提问:你听见了什么声音?你会如何解决?什么时间要拿起香肠飞速跑回家?
3、通过手指游戏熟知游戏情节
1.教师哼唱旋律带婴幼儿玩手指游戏。
2.教师带婴幼儿随音乐做手指游戏。
4、示范游戏玩法,帮助婴幼儿理解游戏角色
1.教师完整随音乐示范。
2.婴幼儿学习。
5、婴幼儿游戏
教师在婴幼儿游戏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随机、当令指导。
6、改变游戏情境,提升游戏趣味性
师:这次大家要先经过一片小树林、再经过一个小山坡、然后过草丛、最后来到小猫家经过一面墙才能拿回香肠呢。
1.引导婴幼儿做出不同躲的动作。
2.部分婴幼儿游戏。
3.教师与全体婴幼儿游戏。
7、结束
师:大家一块去推荐大家的美味吧!
深思:
我这次进行的是一节中班音乐游戏活动《猫捉老鼠》。歌曲幽默、诙谐,表现的是婴幼儿日常很熟知的小动物猫和老鼠,非常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我在活动中设计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来增加婴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这个游戏我想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婴幼儿尝试来创编简单的游戏玩法,商量拟定游戏规则。让婴幼儿真的地参与进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活动中,请婴幼儿自己开动小脑筋,来创编动作、 创编游戏,他们的情绪一下高涨起来,活动达到了高潮。有一个孩子想到了小老鼠先悄悄地走出去,然后说:小花猫,你没看到我吧!别的小朋友不认可了,纷纷提源于己的建议:不可以,那样小花猫就会来了,就听见了。那个孩子说:那小老鼠轻轻地小声说,不可以吗?大伙还是不认可,说:小声说也不可以,就是应该一点声音也没,悄悄地才行。最后,大伙赞同了小老鼠就应该悄悄地走出去,然后东看看,西瞧瞧,见没小花猫,再开始偷东西吃。下面,游戏的最后,小花猫抓住了小老鼠,这个小老鼠该如何解决呢?小朋友们又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有:把他吃掉;有:把他使劲玩一玩,再吃掉;立刻有了不认可见:不可以,那样那只小老鼠太惨了!这个时候,教师准时把他们拉了回来,教师说:那大家可以让这只小老鼠下次游戏时小朋友们立刻接上来讲:让他当小花猫。整个游戏的讨论过程都很地热烈,孩子们非常投入,都各抒己见,积极性非常高,活动氛围很活跃。
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自我评价与深思。在进行这节教学活动时我充分抓住小老鼠和小花猫的鲜明对比的形象,把它们作为该活动的学习主线,同时整节活动能围绕婴幼儿的年龄特征,来设计激起婴幼儿学习兴趣的教学环节,突出婴幼儿主动参与的意识,因此该活动在进行时获得了较高效学习成效,尤其是在该活动的结尾处,婴幼儿自己设计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在师生一块玩时,这个环节更是在活动上掀起了一个高潮,婴幼儿的学习积极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这次活动结束之后,我也感悟到婴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探索,不只改革了教学模式,更涉及到教育观的变革问题,大家要充分挖掘游戏中所有可借助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怎么样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婴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升学习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婴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存活能力非常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