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小班婴幼儿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通过婴幼儿期科学教育活动萌发婴幼儿对科学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好奇心,积累科学经验,学会一些初步的科学办法与技能。在婴幼儿的身边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现象和常识经验。如:什么不见了这一活动作为小班的婴幼儿,也是常常见到的,但婴幼儿没真的的去知道这种现象。此活动提供给婴幼儿实践操作的机会,既满足婴幼儿动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在活动中让婴幼儿充分地去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如:婴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同时,让婴幼儿了解日常有的物品是可以被水溶解、有的物品是不能被水溶解的,在察看溶解过程中,激起婴幼儿对日常一些现象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
【活动目的】
1.通过察看、操作,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2.能初步记录实验结果,乐意与别人交流我们的发现。
3.萌发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筹备】
1.物质筹备:
(1)教师的操作材料:白糖、果珍、沙子,透明水杯3杯、搅拌棒、 笑、哭脸贴纸、抹布、记录表
(2)婴幼儿的操作材料:果珍、沙子,透明水杯(婴幼儿人数2倍)、搅拌棒(婴幼儿人数2倍)、笑、哭脸、抹布(每组2个)。
2.经验筹备:
(1)有玩过沙子的经验。
(2)了解糖和果珍的味道。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师的操作材料,激起婴幼儿察看与实验的兴趣。
1.出示白糖、果珍、沙子,让婴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认识实验材料,猜测实验结果。
(1)请你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这是什么?
(2)把白糖放进水里,会发生什么?
2.教师操作实验,婴幼儿察看实验结果并记录在记录纸上。
(1)教师操作,婴幼儿察看,并提问:
杯中还有白糖吗?白糖到哪里了?
(2)尝试以笑脸、哭脸标记,记录猜测实验结果。
3.教师小结:白糖放进水里,通过搅拌白糖会消失不见,这种现象叫做溶解。
2、婴幼儿用果珍进行溶解实验、并尝试记录。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交待实验步骤。
(1)婴幼儿猜测果珍放进水里会如何,并记录。
(2)师幼一同操作。并提问:
杯中还有果珍吗?果珍到哪里了?
(3)教师做简单的总结,并让婴幼儿尝试记录。
3、婴幼儿用沙子进行溶解实验、并尝试记录。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1)婴幼儿猜测沙子放进水里会如何,并记录。
(2)婴幼儿回顾操作需要。
2.婴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指导个别婴幼儿,并提问:
杯中还有沙子吗?沙子到哪里了?
(2)教师做简单的总结,并让婴幼儿尝试记录。
4、延伸活动
园内延伸:
(1)总结溶解现象,并鼓励婴幼儿在科学探索区,继续探索溶解的现象。
园外延伸:
(1)鼓励婴幼儿走进家的厨房,与爸爸妈妈一同探索溶解的现象。
【活动深思】
活动选材贴近婴幼儿生活,孩子拥有肯定的经验,可以筹备的预测白糖的溶解现象。出示果珍时,婴幼儿进行猜测,果珍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婴幼儿开始猜想,并携带问题和教师一同动手操作。此次活动我通过三次实验,通过感知不同材料在水里的一些现象,每次实验层层递进,教师有尺度的放下,将更多的空间留给婴幼儿。本次的操作非常成功,整个活动婴幼儿非常喜欢,也非常轻松,活动目的基本达到。